柳州构建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柳州构建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面临的困难
近年,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久等问题,我市除出台了设立应急周转资金、推进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健全政银企沟通协调机制外,在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上也做了许多探索与尝试,取得一定成效。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融资与信用平台、“柳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小微企业分级评价系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银企信息不对称矛盾,帮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资金,但是这些平台与系统隶属于不同部门,资源分散、信息不全且不共享,尚未发挥出显著效用,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不够广,小微企业融资受益有限。具体制约因素有:
一是信息的采集、查询、共享、评价有待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目前我市对小微企业缴纳税费、用水用电、节能环保、劳动用工、注册登记等信息依然缺乏行之有效和通畅的查询渠道,无法满足金融机构标准化评审需要,不利于企业信用信贷业务发展。政银企信息共享作用不明显,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小微企业信息冗杂,数据口径与银行信用评价不一致,金融数据采集效率低。如银行普遍反映,在纳税信用贷款模式下,税务系统和金融机构存在着评价指标不同。政银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不同,金融机构从税务机关获得的企业纳税信息仅包含评价分级结果,未提供对评分来源依据,税务评价分级结果对银行信用评价体系而言意义并不大。
二是平台或系统聚集的金融资源不够丰富。如,我市运营九年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融资与信用平台目前仍以政策性融资产品为主,虽然拥有“政银保”“政银信”“惠企贷”、应急周转资金、助保贷等融资业务,但是受政策条款限制,通过平台获取融资的企业为数不多。而广州、衡阳等市构建的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以商业融资渠道、资源为主。
三是平台或系统尚未具备监控、防范金融风险的功能。现阶段,我市开发运行的平台或系统更侧重于政银企融资业务对接,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实现实时监控、防范金融风险等功能有待深入开发。要实现这一功能,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固定、专业的信息、金融、管理等人才作为坚实后盾,而这是我市当前最紧缺的。
二、柳州健全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
我市要加快健全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平台系统、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资源,同时扩大信息采集面、规范信息采集标准、建立统一的信息评价体系,完善服务功能等,以切实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一是完善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硬件”。在原有平台或系统建设基础上,或兼容或重新开发,搭建新的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建设有两种模式可参考:一是整体接入外地服务平台。即柳州市建设子数据库,以一个独立地市的身份申请接入到运行良好、发展成熟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通过接入外地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一方面柳州市可以直接利用外地已建成的系统,免去单独进行平台系统开发的大笔投入和系统日常升级、维护工作;另一方面柳州市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直接登录外地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并在平台上发布金融产品或融资需求。二是独立开发建设新的本市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自行搭建平台,我市具有更充分的平台管理开发权限,可以有效控制辖内企业信用信息的传输范围。
二是配备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软件”。建议在搭建平台的筹备阶段,高层重视,凝聚共识,顶层设计,设立专门建设领导小组,从上而下来推进各项工作;在运行阶段,改变以往多部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局面,进一步整合各部门职能、资源,合并相关职能到专门机构;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各类帮扶或补偿资金,同时配备相应运营经费,配齐金融人才和技术人才等;待运行成熟后,尝试市场化运作,提高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造血”功能,逐步搭建起为金融机构与企业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投融资服务,助力政府服务、风险防范到位的金融服务部门与金融综合服务监测平台,从而推动柳州融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升级,实现规范、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