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经验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来源: 柳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发布日期: 2019-02-05 16:52    |  作者: 张乐 周资云

 编者按: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今后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和路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不少国家也曾遇到过乡村发展停滞甚至是衰落的问题,而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国也逐渐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这些经验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启示。

 

一、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

法国:“领土整治”推动乡村发展。“领土整治”是通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实现农村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目的在于保护城市与乡村居住环境的多样化。在实施“领土整治”的过程中,法国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来指导城乡土地利用,优先保证各类绿地、开放空间、农场牧场、村庄建设规模,以及农房高度边界和绿色边界,保持乡村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原始延续。同时,法国政府大量建设各类保护区,在保护自然遗产的同时,重点保护作为文化遗产的村落,并在保护中发展村镇经济,避免城市化引起的乡村衰落。

韩国:“新村运动”夯实基础设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设计规划多种工程,向全国所有3.3万个村庄无偿提供水泥,用于房子、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阶段,政府对乡村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继续支持村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重点是疏通河道、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基本装备水平,同时合理布局村庄,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村庄,重点是协助其产业发展,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第三阶段已经进入 21世纪,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发展模式,让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日本:“一村一品”振兴乡村经济。“一村一品”,就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自身特色、地域特色、加工传统等附加价值来提升农村的经营效益。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一村一品”也的巨大成功也引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相效仿。比如,泰国开展的“一区一特产”的农村开发运动。

德国:“村庄更新”强化乡村治理。总体来看,德国的“村庄更新”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采取的适应性调整,倾向于内向式发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扩张,通过局部持续的改良,在现有建设范围内寻找发展更新的潜力,同时也更注重生态保护。一方面,为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改变失去功能的农业经济房屋的用途,同时重新调整了剩余建筑物的形状、规模、开发状态和建筑物现状。另一方面,为适应农村社会和人口发展状况,德国对农村基础设施作出相应调整,减少没有经济收益的土地利用,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同时融入更多的科学生态发展元素,乡村的文化价值、休闲价值和生态价值被提升到和经济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

英国:“集镇”带动乡村发展。英国政府强化乡村地区规划管理,实行城乡一体规划管理模式。一直以来都注重“集镇”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性良好的大量小城镇为核心,带动周边乡村地区的发展,并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是做好可持续规划。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应注重对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强化可持续发展,把乡村打造成城市“后花园”。规划要注重地方特色,尊重乡村差异性,避免特色消失,出现“千村一面”的问题。

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国外的乡村规划和建设普遍经历了从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综合推进的转变,如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乡村产业振兴等,其中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是普遍的首选,因此,乡村规划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设优美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

三是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农村的基础,应寻求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业生产有效增值,比如精深农产加工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等都是良好选择。

四是凸显乡村价值。城乡统筹不是模糊城乡之别,“乡村振兴”应凸显乡村相对城市的真正价值所在。乡村必须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呈现出可持续的差异化竞争力,以城市所无法替代的原生性自然环境,留住和吸引发展所需的人力和财力。

五是抓好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发展好了,其优势在于,避免形成少数大城市因其过高的城市首位度而对广大乡村地区产生不可逆的“恶性吸血”,令“待输血”乡村与“可供血”城镇近在咫尺,人员和资本在城乡间进退自如。

六是完善社区优质服务。通过完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化解乡村老龄化问题等举措,解决居民发展遇到的问题,为乡村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资料来源于网络,并进行搜集、整理、归纳)

 

(指导:钟       执笔:张    周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