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

  发布日期: 2001-12-25 01:22    |  作者: 中心课题组

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说明及简要分析报告*

 柳州市经济预测与分析课题组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一、建造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的目的意义

区域性宏观经济的发展是遵循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的。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等工具手段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社会学科。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建立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可以对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预测,能够及早发现我市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建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的建立,将对我市宏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的结构框架

 

 

 *本报告由“柳州市经济预测与分析课题组”完成。课题组顾问:宋继东、陈向群、陈永南、董世忠;课题组长:邱启明;课题组执行组长:张思奇;副组长:罗品文、黄劲、余瑞军;成员:朱江林、梁永吉、卢展超;协作单位:市计委、市财政局、市经贸委、市统计局、市贸易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民银行;执笔人:张思奇、梁永吉、卢展超。

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由十大模块组成:

1、生产模块

生产模块是模型的核心,分为第一、二、三产业。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这里采用的是科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构建生产方程(主要是第二、三产业生产方程)。

C-D二因素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Q = AKαLβ               式中  0≤α≤10≤β≤1

参数的经济意义为:Q代表产出,A为广义技术进步的反映;α、β分别为资本K与劳动力L的产出弹性。在假定研究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参数满足α+β=1。但在研究对象的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时,α+β可以大于1或小于1

在第一产业中,对产出起作用的因素主要还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农业人口,同时物价水平也对第一产业产出产生影响。因此,劳动力、农业人口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解释变量。

在第二、第三产业,对产出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通过索洛余项估计,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类生产要素作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解释变量。

2、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配模块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和三个产业的增加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给社会各个经济主体,即居民、企业、政府与经济系统外部等。分配模块分别由居民收入、财政、金融等模块描述。

3、居民收入模块

居民收入模块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代表国民收入的三个产业增加值及其总和GDP作为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主要由居民收入决定并受市场物价影响。

4、财政模块

财政模块由财政收入方程和财政支出方程组成。

财政收入来源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由代表国民收入的三个产业增加值及其总和GDP作解释变量来解释。

财政支出方程中,财政总支出、地方本级财政支出的解释变量包括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体现了财政量入为出的原则。

5、金融模块

金融模块主要由储蓄和贷款两方面组成。

储蓄用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描述,其解释变量主要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及财政收支等来解释。

贷款用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金额来描述,主要由各项存款余额决定,中长期贷款余额则主要取决于各项贷款余额,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6、消费模块

消费模块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程组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由居民收入与支出和财政支出来解释。

7、投资模块

投资是生产资本的来源,由投资形成的资本是生产方程的重要解释变量。投资的部门分类与生产部门的类别相同。因此,投资模块分别由总投资方程和三个产业部门的投资方程组成,总投资用存贷款、财政支出和物价作解释变量来解释。第二、三产业投资一方面受总投资的约束,同时,也受收入、财政和物价的影响。

8、资本形成模块

资本形成模块的部门分类与生产模块、投资模块的部门分类相同。生产资本一般由经过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净值加当年投资额形成。

9、人口与劳动就业模块

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农业人口和非农人口。总人口主要由原有人口规模、人口机械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影响。非农人口受总人口的制约,还受城市化水平、国民收入的影响。人口的估计方程采用自回归方式估计。

劳动力主要用年末从业人员数描述。产业从业人员数是生产方程的重要解释变量。从业人员数主要受人口制约,同时受居民收入影响。

10、物价模块

物价模块由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构成。

价格指数由于具备联动特征,加上它的信息容易收集,这里通过考虑市场一体化影响和物价自身的连续性来解释价格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具有外生的特征。

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可用上述物价指数来解释。三个产业的平减指数可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及上述物价指数来解释。

上述模块联接,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正负反馈环路和整体系统,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出社会经济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客观实际。

三、数据来源及其整理

根据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情况和已有统计数据,经过筛选、核实和整理,形成了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模型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数据和换算数据。有关数据序列(见模型数据表)及其整理分析情况介绍如下:

基本数据包括下述序列,数据来源于《柳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50-1983年》、1983年与1984年《柳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5年《柳州市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86年至1989年《柳州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0年至1992年《柳州市统计年鉴》、1994年至2000年的《柳州经济统计年鉴》,部分数据由有关职能部门提供:

1、经济总量方面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万元)

(2)   第一产业增加值(现价)V1(万元)

(3)   第二产业增加值(现价)V2(万元)

(4)   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V3(万元)

(5)   第一产业总产值(现价)GV1(万元)

(6)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数RGDPC

(7)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指数 RV1C

(8)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指数RV2C

(9)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指数 RV3C

上述数据为全市数,不含柳铁数据,1997年后均含华锡集团的数据。

2、投资与折旧方面指标

1)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TI(万元)

2)第一产业投资I1(万元)

3)第二产业投资I2(万元)

4)第三产业投资I3(万元)

5)第二产业平均折旧率D2%

6)第三产业平均折旧率D3%

1995年以后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由统计局提供,包括基建、技改、其他、房地产、私人建房、农村集体及5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三个产业投资按三个产业划分标准核算,1992年以前的投资数据根据三个产业划分标准调整。19931994年投资数据突然加大,是由于受1992年后投资膨胀影响,柳州市投资兴建几大工程造成的,三个产业均有较大的增幅。1995年受中央宏观调控限制而回落。

3人口与就业方面指标:

1)总人口TPOP(人)

2非农业人口PLUR(人)

3)人口自然增长指数 RPOP

4)年末从业总人数TL(人)

5)第一产业从业人数L1(人)

6)第二产业从业人数L2(人)

7)第三产业从业人数L3(人)

由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整的因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从1996年开始逐年下降。

4、财政方面的指标:

1)财政总收入GORV(万元)

2)地方财政收入GORVLZ(万元)

3)财政总支出GOEX(万元)

4)地方财政支出GOEXLZ(万元)

5)财政建设性支出GOCON(万元)

财政数据主要由市财政局提供。地方财政总收入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在1993年以前是基本一致的,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分拆为两个序列数据。

5、消费方面的指标:

1)社会商品零售总额TSUM(万元)

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UR(万元)

6、金融方面的指标:

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TSAVE(万元)

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TLOAN(万元)

3)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LOANK(万元)

7、居民收入方面的指标: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MUR(元/人)

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MRU(元/人)

8、价格指数方面的指标:

1)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TPRTPR90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PRPR90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CPC90

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PI PI90

由于各种原因,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全国的指数来替代。

9、资本方面的指标:

1二产资产存量90价)K2C(万元)

2三产资产存量 (90价)K3C(万元)

四、方程估计

本模型采用Eview软件进行建模。经过数据输入、方程估计、联立调试,最后得出“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数学模型”。本模型中的主要估计方程如下:

1、生产模块

GV1=0.6892880285*GV1(-1)+56202.44901*PR90 - 0.02381459762*PLRU + 23756.79167*D93

V1=0.6451559015*GV1-17960.5144*PR90+0.0342509071*L1     -31094.95315*D9494+8237.651321*D8989+ 8218.056144*D9090

V2C=EXP(1.930189259*LN(K2C)+0.6138047822*LN(L2) -20.82983229 + 0.2703426465*D98 - 0.2570041867*D88)

V3C=EXP(0.6723064019*LN(K3C)+0.9164308357*LN(L3) -7.340047769 - 0.2253070674*D8383)

2、国内生产总值模块

V1C=V1/PV1

V2=V2C*PV2

V3=V3C*PV3

GDPC=V1C+V2C+V3C

GDP=V1 + V2 + V3

3、居民收入模块

MUR=0.001957995479*V3+0.002626539264*V2 +844.6219525*PR90-189.9128694+407.9441945*D93 -374.1281035*D9595 + 268.1908084*D9898

MRU=0.5116106574*MRU(-1)+0.006520566565*V1 +51.48235541*D83 + 222.2538059*D9797

XUR= 0.5307465974*MUR + 1351.824215*PR90 - 301.0339377*D97 - 470.9283421 - 304.9651593*D9898 - 177.394861*D89

4、财政模块

GOEX=0.5464752315*GORV+0.1187098413*TPOP -1659.01214*D94+19364.11704*D96-145655.6231 -2832.13994*D9898

GOEXLZ=0.8237401035*GOEX-0.02988927015*PLUR -8199.1913*PC90 + 5350.538277*D85

GORV=-1.019576032*V1+0.6262090791*V3+27363.65512 -56794.08303*D9797-27154.54961*D9292- 92.38676*D9696

GORVLZ=0.5267607412*GORV+0.1139744278*V2 -0.06918481006*V3+9335.912447-82494.46238*D94 +8000.293009*D9898

5、金融模块

TLOAN=0.3590667961*TSAVE+255214.9759*PC90+286246.13*D97 + 57304.79461*D86 - 44765.90218

TSAVE=0.437035065*TSAVE(-1)-625411.0784*PR +5.870505406*GORV + 521765.9831 - 244681.6055*D9797

LOANK= 0.09169756243*TLOAN + 84569.02527*PI90 - 50146.72876 - 16342.43459*D9393 + 11881.07487*D8888

6、消费模块

TSUM=90.04018823*XUR+121.5489207*MRU +0.9119826036*GOEXLZ-84198.56583*PC90 -37800.25058*D9191

7、投资模块

TI=1.339271626*LOANK-1.141267879*PLRU*MRU/10000 +199733.3478*PI90-100287.2021-59106.5174*D89 +79369.28622*D9394

I1=TI-I2-I3

I2=0.5887304213*TI-34.86115356*MRU+16897.01702*PI90 -25581.33499*D9595 + 16394.01411*D85

I3=0.5212240934*TI+199296.8218-199377.568*PI -24446.51952*D9494 - 17071.86124*D8787

8、资本形成模块

K2C=K2C(-1)*(1-D2)+I2C

K3C=K3C(-1)*(1-D3)+I3C

9、人口与劳动就业模块

TPOP=EXP(0.955188094*LN(TPOP(-1))+0.6563578655 -0.01770044037*D8383+0.008654904172*D9292 +0.009395707555*D9898)

PLUR=0.6319883269*TPOP+0.0546513764*GDP- 21277.04926*D98 - 308628.3687

PLRU=TPOP-PLUR

TL=TPOP*(0.9370492317*(TL(-1)/TPOP(-1)) +0.07597696965*PLRU/TPOP-0.033437676*D9898 +0.01915047032*D8385 - 0.00755081443*D95)

L1 = TL*(0.7136495228*L1(-1)/TL(-1) + 0.2310849108*PLRU/TPOP  -0.02256112082*D9696+0.02213208337*D98 -0.02243135404*D9393-0.0195110456*D99(-1) -0.009365692021*D8385)

L2=TL-L1-L3

L3 = TL*(0.6322411334*L3(-1)/TL(-1) + 0.5369071506*PLUR/TPOP  +0.04167865274*D9696+0.02207866288*D99  -0.1520527874-0.01062964123*D85-0.008166585497*D9292

10、物价模块

PI=PI90/PI90(-1)

PC=PC90/PC90(-1)

PR=PR90/PR90(-1)

TPR90=TPR*TPR90(-1)

PI90=0.5413982762*PI90(-1) + 0.3049501728*PC90 + 0.1590702609 + 0.1350228858*D91 + 0.2083232757*D9393

PR90=1.116661454*TPR90+0.09864360282*D93 -0.07966987935*D98-0.1208961064+ 0.04731606423*D8888 + 0.04053433946*D9595 + 0.03934798118*D8989

PC90=0.1528150069*PC90(-1)+0.9877138528*PR90 -0.07587994798-0.0359477713*D89 +0.06475882826*D9999(-1) - 0.02389387488*D86

PGDP=1.787293368*TPR90-1.161865737*PC90-0.1818536364*D98 +0.2104497096*D93+0.1838740466*D88 +0.1004639879*D9595+0.2063777235+0.0441327439*D8686

PV1=0.9504403168*PV1(-1)+0.5451798569*PC-0.5096196441 +0.4529985772*D9595+0.1077381429*D8686 -0.106745917*D8383+0.08704899283*D9696 -0.08382377312*D8484

PV2=1.286137914*PGDP-0.2193446523*PR90-0.05112784731*D85 + 0.1089391153*D93

PV3=0.8030744712*PGDP+ 0.2461704854*PV3(-1) - 0.07754760573 + 0.03447228097*D84 - 0.07944968841*D9393

 

五、方程估计中的主要虚变量

我们在方程估计中对上述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时采用了一些虚变量,用以表征政策、自然灾害、环境条件等因素。例如我们用D9090表示在1990年当年起作用的一个虚变量,用D9095表示从1990年到1995年起作用的一个虚变量,用D90表示从1990年起一直起作用的一个虚变量。以下列出模型中采用的主要虚变量表征的内容:

D8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发展商品生产;

D8383 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大批大中专生毕业分配;

D8484 银行改革投资贷款制度,企业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D8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新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D86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营权逐步下放;

D8686D8787D8888 需求膨胀,投资热、物价上涨;

D89治理整顿

D8989治理整顿,市场疲软;

D91企业放权让利

D9191实施企业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控制物价;

D9292D9393市场疲软;

D92D93需求膨胀,新一轮投资热;

D94实施金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D9494受暴雨、洪水袭击;

D95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价格结构调整;

D9595国家宏观调控,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D9696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D96特大洪涝灾害的长期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整顿;

D9898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对当年影响;

D98D99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六、柳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模型数据分析

1、近年我市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变化不大

今明两年三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之比有所变化,基本保持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占比基本维持、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的趋势,使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一调整的变化不大。

2、从发展趋势上看,经济增长乏力

从我市经济增长情况看,增长速度提高不快,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与我区其他城市增长速度相比,我市经济增长情况只处于中上水平。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市经济增长乏力,其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投资因素的恶化,使柳州市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1)近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趋势影响经济发展

近年来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徘徊不前,尤其是第二产业投资有下降趋势,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更新改造投资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投资也徘徊不前,因此,投资状况不佳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重要因素。

2)近年来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影响经济发展

从劳动力上看,1994年以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一路下滑;1996年以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徘徊不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改变了1980年以来一路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起回升,表明近年来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十分艰难;从业总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改变了1980年以来一路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转为下降趋势。

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努力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大力吸纳外来投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